由HOPE设计的深圳乃至广东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桥作用初显,自去年5月竣工以来,已监测到豹猫、野猪、白鹭等野生动物出没,并于9月15日登上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报道。让我们一睹为快:
位于大鹏新区的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道,自今年4月正式进行生态监测以来,在廊道布设的多台触发式红外相机抓拍到多种哺乳动物以及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动物,看看是哪些“小可爱”光临大鹏半岛?在深圳大鹏新区坪西公路上,横跨着一条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道。远远看去,它与普通的城市立交桥似乎并无差别,但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是深圳专门为野生动物交流来往修建的一条生态走廊,也是广东首条以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生态廊道。
这条横跨坪西路的生态廊道长60米,宽50米,参考了大鹏半岛自然植被结构,与周边生态保持一致,同时恢复了物种的迁移和基因交流,形成了一个多种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通行的通路。据悉,“桥”梁两侧都有扇状引导墙,汇聚和引导野生动物上“桥”。同时,坪西路路桥涵洞也经清理,打造成爬行动物横过马路的“隧道”。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对生态廊道及周边区域实地勘察后,在豹猫、野猪等动物可能的活动路径上,布置了32台触发式红外相机,开展相应的动物样线、植物样点生态监测工作。目前,红外相机已多次拍摄到豹猫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记录同时拍到两个个体,后期还记录到1个身体健康的幼体,说明该区域有一个豹猫家庭在此长期栖息。据了解,这条生态廊道结合原有地形进行了适当地形整理和植被恢复,结合地下涵洞清理改造,参考大鹏半岛自然植被结构,营造了更丰富的湿地系统。湿地修复工程有效吸引了多种鸟类,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林业科科长翁洪明介绍,“廊道吸引了黑耳鸢、白鹭、夜鹭等24种鸟类在此繁殖、觅食、活动,此外也记录到豹猫、野猪等多种哺乳类动物在生态廊道的活动。”这里这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交流通道”,也逐渐成为野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地。除了“地上走”和“天上飞”的动物,红外相机还记录到蟒蛇(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斑渔游蛇、白唇竹叶青等3种蛇类,以及变色树蜥、原尾蜥虎等共5种爬行动物。此外,还有沼蛙、华南雨蛙、斑腿泛树蛙、花姬蛙、饰纹姬蛙、花狭口蛙、粗皮姬蛙、黑眶蟾蜍等8种蛙类两栖动物被记录到在该生态廊道繁殖。其中,浑身碧绿色的华南雨蛙仅在大鹏半岛区域活动。水体中还发现大量不同蛙类的蝌蚪、幼体。在一次样线调查中,短短20米中观察到8只斑腿泛树蛙,2只粗皮姬蛙、1只花姬蛙,至少6个斑腿泛树蛙的卵泡。深圳的野生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山地。大鹏新区森林覆盖率达77.74%,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南北向主干道坪西快速公路,将半岛两座高山排牙山与七娘山隔断,导致出现生态环境破碎化。在此背景下,大鹏新区在深圳乃至全省率先开展生态廊道建设,成功将深圳市东部生态网络重新连成一个整体,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动物种群之间以及适宜生态环境之间的有效连接,提供了科学依据。
内容来源 |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图片来源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记者 | 杨烨 王梓璇视频剪辑 | 王贝妮视觉设计 | 苏新云编辑 | 杨梦同
项目档案项目名称: 大鹏新区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恢复工程(设计)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设计时间: 2018年用地面积: 1,329,200 平方米设计单位: 深圳翰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 深圳市大鹏新区建筑工务局项目阶段: 已竣工
相关阅读
HOPE作 | 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迎来「豹猫大摇大摆穿行」